2015年3月15日

事奉的再思

柴樹良牧師 講

經文:路加福音14:1-24

耶穌講到四個與筵席有關的比喻,是要講明其中的真理,叫我們不要單看字面的解釋,卻要明白其深層的意思。但耶穌有時講比喻是用誇大的方法,如: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是要叫我們可以思想和揣摩其中的真理,明白箇中的意思。這段經文可分為四方面:

對人(1~6)-對人需要的重要抑或對規條需要的重要。耶穌在安息日醫好一個水腫的人,祂要讓當時的宗教領袖去思想這方面的東西。因當時安息日是不可工作的,這是他們固有的規條,但領袖們卻看不見上帝的作為,因他們對耶穌所作的已有了判斷,就是祂不是神的兒子,所以,安息日對他們就成為不可改的規條。我們要想想究竟那樣重要呢?

對己(7~11)-對自己失去安全感。法利賽人的筵席,是主人坐中間的,而其餘近兩旁都是為尊貴客人而設,而其他客人走上這尊貴的坐位,最終可能得到卻是羞辱。這段經文可看為事奉者應如何看自己,很多人都很緊張看自己在教會的位置,看其他人怎樣看自己,看是否得着他人的尊重。其實,要知道升高或降卑,都是從神而來的,而事奉崗位是神呼召、揀選我們的,卻要懂得謙卑自己。我們要在這方面有所反思?

對事(12~14)-處事動機是為自己抑或為他的好處着想。耶穌的教訓對當時倫理觀有很大的分別。當時宴請的其中一個習俗是不會邀請貧窮人的,因被邀的人是不會回報他們,報答他們的;他們只會邀請將來會回報他們的人。這樣,他們已得到人的報答,卻得不到神的報答。所以,耶穌講真正的福,不是人間那種互惠的關係,也不是等價交易的;而是“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福。

對神(15~24)-在神國能享受筵席是有福的。耶穌講到有一大戶擺設大筵席,去邀請許多客人,若到時候才不能出席,這樣是很不禮貌的。但他們卻找了很多藉口和理由,一一都沒法參與這個為他們預備好的筵席。這好比有些信徒和事奉者,當被邀作事奉時,亦講出很多藉口和理由去推搪,如沒資格、沒能力、沒時間、沒學識等等。我們是否看到這是神的邀請,是神為我預備的,而我們卻是放棄這個邀請,為我們預備好的筵席呢?

四個筵席的比喻,帶來事奉者四方面的反思,我們應如何檢視自己的事奉,檢視自己的生命;要看重神的邀請,作榮耀神的事奉。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