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

耶穌基督的啟示

朱志偉牧師 講

經文:啟示錄1:1-3

今天開始講解啟示錄,它是一卷甚麼書卷呢?據說德國著名神學家馬丁路德一生為兩卷書所困惱,一卷是雅各書,另一卷就是啟示錄。卷中充滿異象和預言,令年紀老邁的馬丁路德禁不住叫苦連天,甚至擲書不觀。既然啟示錄的內容深奧,今天更不能不先辨明其寫作背景、使徒寫作的權威,以及我們閱讀啟示錄應有的態度。

一、寫作背景

啟示錄的作者是使徒約翰。他享壽九十,約在主後95年離世,一生歷經羅馬帝國對初期教會的不同逼迫。公元68年,歷史上發生了著名的事件—「火燒羅馬城」。羅馬皇帝尼祿焚毀羅馬城,因當時很多地下基督徒傳福音,令很多猶太人和羅馬公民轉信基督教,惹尼祿不悅,遂放火洩憤。其繼任者多米田變本加厲,大舉逼迫基督徒,不少基督徒被驅逐出境,甚或處死。使徒約翰當時就被流放到拔摩島,啟示錄亦相信在此時成書。後來,多米田遇刺,使徒約翰又回到亞細亞的以弗所(即今土耳其),在晚年擔任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見證基督。

二、使徒寫作的權威

身為耶穌基督的門徒,約翰親眼看過,親手摸過基督(約壹1:1),對於基督所教訓的道理、施行的神蹟,約翰都是強而有力的見證人,還明明白白的把他所見證的,寫成約翰福音。因此,第二節約翰宣稱自己的見證,是確切可信的。在第一節開端,約翰亦清晰交代啟示的根源和脈絡。這些啟示,是先從我們的父上帝而來,再賜給耶穌基督,耶穌基督又差派天使將這些信息曉諭約翰,為要見證基督的真理。我們應首先瞭解宣講信息的寶貴。

三、閱讀啟示錄應有的態度

啟示錄作為啟示文學,性質頗為複雜,寓敘事、書信、預言於一體。今天許多牧者講到啟示錄,只選講第一至三章,圖其敘事和書信色彩濃厚,而第四章開始出現的預言和異象,則深恐錯解而不予講授。有不少信徒甚至認為啟示錄對生活實踐沒有價值,所以不加思想。這些態度均不足為訓。進入科技時代,許多人只倚賴電子產品尋找資料,而不重視深入研經的功夫。約翰在第三節就首先提醒我們,要注意「念」這卷書。「念」就是「朗讀」,這不僅是語文訓練的基礎,更是希望藉念誦牢記經文,揭開當中的奧秘,在主耶穌基督第二次降臨之前,聽從又遵守真道,成為有福的基督徒。大家亦不妨參閱附印的圖表,嘗試對是書內容(如七教會、七年大災難、千禧年等概念)產生基本認識。

希望在這個混濁的世代中,我們能成為一道清流,持守真正的信仰,和那純樸的道理。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