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牧者聯署:為基督信仰的聲明
154牧師、監督及長老(二)
153牧師、監督及長老(一)
152教會按立長老的數目
151長老之職責
150新約教會長老之資格(二)長老作群羊的榜樣
149新約教會長老之資格(一)
148合神心意的長執(四)長執對傳道人
147合神心意的長執(三)長執的榜樣
146合神心意的長執(二)長執的配搭
145合神心意的長執(一)長執的資格
144豈可奪取神的物
143新歲勉言
142歲末的省思
141制度與品德
140天國為何不太平
139和平獎與和平樹
138感恩的生活藝術
137英雄與巨怪
136在祂裏面生根建造
136本土神學的創始
135宗教改革的果子
134南丘北犢
133奉獻與委身
132被騙者未必無罪
131神的以利沙在哪裏呢?
130以利亞的心志
129不能不說與趁水打劫
128真誠與內幕
127破產與免債
126愛心援手
125和為貴
124只不過一會員
123歷史的戰爭
122急速發財之鑑
121其誰崩逝
120書同文的英見真知
119盧武鉉的失足
118表現耶穌
117聖經與文字事工
116上泉與下泉
115才跟財跟材的差別
114愛心的另一面
113虐奴不如為奴
112同情與慎言
111新法煉鋼
110赫柏特的十四行詩
109有債無權
108祂不能救自己
107竊鉤與竊國
106在神面前說話
105心與信息
104富足與無求
103儉以養廉
102點燃復興之火
101新始的反思
100盼望在哪裏?
99祝文宣邁向三百
98心裏的人
97信心的腳步
96改變的開始
95生命與使命
94才幹與肯幹
93思想敬虔的奧祕
92簡未必明
91韋伯斯特與語文改革
90彌爾頓四百年誕辰
89是否不可判斷
88有感於神舟
87商品與人品
86民主與無主
85金融危機怎麼辦?
84語文的重要
83柏格理:模楷長留山巒間
82神的天平
81道德是否還有價值
80只是你不可以
79巨人的覺醒
78其爭也君子
77時代先知靜默了
76人才與器皿
75奧林匹克運動會有感
74另一能源危機
73豈止匹夫有責
72自潔或自義
71風雨過後現長虹
70蒙福之國
69異族通婚的再思
68邪教與多妻邪風
67基要派的前景
66飯碗爭奪戰
65及早醒起
64從艾可思看黑人的歷程
63真或假的信仰
62才慧與品德
61美金為何失光
60文宣興邦與喪邦
59孤獨老人的悲哀
58近代靈恩運動綜析
57與眾不同
56環境誰保?
55美國選戰壁上觀
54宗教干政的問題
53離經焉得不叛道
52信神的問題
51校園無神的結果
50達爾文陰魂不散
49僕人的畫像
48何為大國?
47新年納福
46祝福:和平與繁榮
45烏克蘭急切需要你
44天人樂歌 懼怕甚麼?
9感恩節的反思
8神要我們咬文嚼字
7網上翼報有感
6世界第一家
5品質管制與品格培育
4狄考文與中國的哈佛大學(二)
3狄考文與中國的哈佛大學(一)
2油然起敬
1奧林匹克
 牧者薦讀 98

心裏的人

于中旻


  人是看外貌;其實,心裏的人,才是“真我”。

  我們不難遇見居住華廈,坐擁鉅資的人,卻是形瘦體弱,有的且是內心懦怯,十分不快樂,更不必說到品德了。

  晉代的陶潛(淵明),曾形容其不得已為五斗米折腰,為了薪俸,犧牲了原則,稱為“以心為形役”,就是心靈為肉體所役使。不過,他的心靈到底得勝了,坦然的離開彭澤縣令職位,賦下“歸去來辭”。

  人的肉體作了主,管轄心靈,是反常的情形。原因是內心無主,在強大的壓力之下,完全無能為力。這樣說來,內心的強健,是最重要的。

  使徒保羅為以弗所的教會禱告,這樣說:

求祂按着祂豐盛的榮耀,藉着祂的靈,叫你們心裏的力量 [原文作“裏面的人”] 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裏,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弗三:16,17)
  
  對基督徒來說,因信稱義得新生命,“裏面的人”就是新造的人,有屬基督的生命,應該有力量可以勝過侵擾,愛神愛人。


我的主啊!這是我向你的祈求:
化除我心中貧弱的根。
賜給我力量輕易接受喜樂和憂愁。
賜給我力量使我的愛在事奉上結果豐盛。
賜給我力量永不背棄貧窮或在狂傲權勢之前屈膝。
賜給我力量使我的思想超越日常無意義的微事。
賜給我力量為了愛把我的力量降服你的旨意。—泰戈爾

This is my prayer to Thee, Lord,
Strike, strike at the root of penury in my heart.
Give me the strength lightly to bear my joys and sorrows.
Give me the strength to make my love fruitful in service.
Give me the strength never to disown the poor or bend my knees before insolent might.
Give me the strength to raise my mind high above daily trifles.
Give me the strength to surrender my strength to thy will with love.
—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

  印度詩哲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於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得獎的亞洲人。他也是作曲家和畫家。

  泰戈爾出身孟加拉的望族,父親被視為聖人,是大地主,備受地方推崇。如同許多印度人,泰戈爾被稱為“神祕主義者”,有其他的基督徒也是如此。如同印度的聖雄甘地一樣,在生命中的某一階段,泰戈爾曾受過基督教的影響。宣教先鋒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 1761-1834)在孟加拉地區工作過,並翻譯聖經,芬芳勞苦的功效,影響廣泛而深遠,可能會有關係。但以上泰戈爾的祈求,可能是向着一位含糊的宇宙之主,至少沒有積極證據是獻給基督教的主。不過,泰戈爾的堅持原則,不畏權勢,不慕榮利,的確顯示其高風亮節。

  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英皇錦上添花,於1915年,頒給那位殖民地臣民爵士勳銜。不幸,1919年,在阿木里沙(Amritsar)錫克大金廟,英軍向聚集的群眾開槍,造成數百人傷亡。泰戈爾毅然辭卻染着人民鮮血的榮銜,以示抗議。當然,此舉不會給大英帝國甚麼可見的損失,但如果不這樣作,會是泰戈爾人格上的污點;而這樣作,需要有內心的力量。有所為也有所不為,證明他的祈求出自誠心。

  今天的世界,有過多假冒為善的人,口裏稱呼主名,卻不遵主的旨意和教導去行,羞辱主的名,是很不幸,很可惜的事。但也有人稱為信徒,裏面的生命,非常軟弱,以致在信仰上,“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四:14),沒有根,也沒有基,結不出愛心服事的果子。更重要的是,在面臨抉擇的時候,利害攸關,許多人為了私利而犧牲真理;在緊要關頭,要知道何取何捨,並且不計為所作決定付出的代價,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使徒保羅之所以能成其偉大,不在於自己的修養和努力,而在於他能夠清楚知道:“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三:5)他又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

  二十世紀的聖詩作家艾克禮(Alfred Henry Ackley, 1887-1960),有一首詩說:“我事奉復活救主,祂今在世活着”;特別是副歌結束時,昂揚的聲調,唱出:“若問我怎知祂活着?祂活在我心中!”

  願今天的基督徒,都有主活在心中,靠復活的主,不僅能夠勝過患難試探,更能見證復活的主,事奉祂,直到主再臨。阿們。

2009年2月1日

選自:金燈臺《週中信息》

[返回頁頂]